洛辞和洛言预料到了那些落魄的贵族士子会来到洛国,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一件事,那就是现在是休战期!
晋国、楚国、秦国这三个大国在洛国的见证下,签订了停战的盟约。
这份盟约是齐晋秦楚洛五大国的意志,哪个不开眼的敢在这个时候挑事,于是整个诸夏世界仿佛突然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一位圣贤出现在了洛国学宫,与此同时洛国学宫开始邀请天下士人,这些因素一结合,在列国之中造成了巨大的风波。
天下才智之士,岂不是全都要到洛国之中了?
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楚国!
楚国之中向来有三公一戚,四大氏族的说法。
所谓三公就是楚国三大公族,而一戚就是洛氏小宗,姬姓项氏。
项氏虽然已经别出,但是洛氏流传下来的培养继承人的方法,还有洛宴入楚的时候带来的大量书籍,让他们傲然于楚国之中。
而且公族与楚国王室同姓,不能婚姻,项氏却能一代代的和王室联姻,维持地位,颇有一种齐国在西周时的感觉。
项城直接面见楚王说道:“王上。
在先祖的记载之中,洛国有天下所有的书籍。
那些存放书籍的房屋比宫殿还要高大。
制作书籍的竹简将一整座山的竹林伐光。
每天有一千个人来为书籍擦拭油脂。
这就是洛国公族贤能的原因啊。
现在洛国学宫之中出现了圣贤,还愿意将珍藏的书籍取出来,那么天下有志扬名的贤能之士,难道会不去学宫之中吗?”
楚王恍然大悟道:“自然是要去的,若是能在学宫之中扬名,力压天下贤能之人,这是成为圣贤的道路啊。
若是圣贤愿意入仕列国,列国君主自然要以国相之位授予啊。”
项城笑道:“若是得到大贤辅佐,楚国才能更加强盛。
不过臣今日来劝谏王上的,是应当命王子前往洛国招揽人才。
那些穷困潦倒的士人,若是王子礼贤下士,难道会不效死追随吗?
若是真有大贤之人,臣愿意让出国相令尹的位置,为您招揽贤才。
再带上我楚国之中素来有贤名的士人,前往洛国学宫之中扬名,证明楚国之中亦有圣贤之道,难道不能洗脱中原诸侯对楚国的偏见吗?
若是能够实现这两点,楚国的称霸大业想必就能实现了。”
楚王有些感动的说道:“国丈,您真是忠臣啊,为了楚国甘愿放弃国相之位,寡人应该如何报答您呢?”
项城执手道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呢?
臣的先祖说过要与楚国共存亡,臣现在依旧愿意向您许下这个誓言,项氏与楚国共存亡。”
狠狠地在楚王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度和信任度之后,项城成功的获得了一项权力,他可以挑选前往洛国的使团的成员。
这就是他想要运作到的东西,周王室衰落不可避免,项氏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楚国身上,现在能去洛国薅一波羊毛壮大楚国,他不会放过。
秦国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,但是在宣芈的点拨下,秦国同样派出了堪称豪华的队伍,由公子带队,前往昭城。
洛国昭城,洛辞和洛言望着秦国和楚国递来的国书沉默着,国书中说的很是客气。
“昔年太子言协调三国,最终列国罢战,得以各自安定国中,这是您的功劳。
列国之间征伐频频,想必是缺少德行的原因,洛国学宫之中有圣人出,想必是来教导世人的。
楚国地处偏远,如果能在学宫之中得到圣人教诲,想必对诸夏是有好处的。
您是洛国之主,还请您代为照顾楚国士子,孤将美玉、黄金、宝石、布帛献给您,用楚国的友谊来回报您。”
洛辞拍了拍洛言叹道:“秦楚一来,齐晋肯定会到,到时候列国都会到,休战期怕是要变成备战期了。
言儿,为父马上就要去见素王了,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!”
洛国的卿大夫们已经麻木了,洛青衣是专门负责接洽各国使团的,但是现在他数了数自己手中的国书,不下三十份!
“兄长,现在邦周还有多少诸侯?”洛青衣面色有些呆滞的问着自己的兄长。
洛符节想了想说道:“千乘之国只有十家,其他的百乘之国应该还有三十多家,基本上都是大国附庸。”
“这么多的公子来到国中,光是安全就是大问题,尤其是这个吴国太子庆忌,他的父亲刚刚被刺杀,现在逃来洛国之中,难保吴伯的刺客不会追来。”
洛符节摇摇头说道:“以后恐怕就没有吴伯了,这位新的吴国国君,大概要学楚国称王了。
吴国太子庆忌要来就让他来,若是庆忌真能杀回吴国,这大概就是他这一脉真的有王命吧。”
第一个来到洛国的使团是齐国,这些年齐国之中公族和卿族也有些做大,但齐侯认为还在控制之中。
楚国和秦国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有些侧目,要知道前一段时间,这两国还和洛国在颖水之中对峙,尤其是晋国人,直接就要和秦楚火并起来了。
秦楚两国是因为信任洛国,才会将自己的公子送来,洛国的声望由此可以观之。
列国公子来到洛国,这让天下郁郁不得志的士人更是蜂拥地向着洛国而来,有的人想要问道于李耳,有的人想要素王的思想,还有人要捍卫《洛语》的王道大义。
无数人来到了这里,还有无数人要来到这里。
……
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乱世,但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不同的,这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。
在洛氏的主导之下,洛国的学宫成为了天下学术的汇聚之地,无数的圣贤在这里争相登场,无数迥异的思想在这里发源,朴素的辨证,德治与法治的交锋,敬天爱人的思想,人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解放。
最可贵的是,洛氏将这些完整的保留了下来,无数次为民族的前进注入了新的动力。——《先秦哲学纪要》
不仅仅只有贤才入洛,没想到吧。
下午还有4000字。
(本章完)
“沈兄!”
“嗯!”
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但不管是谁。
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对此。
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可以说。
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镇魔司很大。
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进入阁楼。
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