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十五章:给蒙恬一点韩信震撼
    刘邦的军队停在了南阳,即使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之下,他依旧为韩信垒起了高台,在整支大军的面前,将象征军权的兵符和自己的佩剑交给了韩信。

    刘邦的丰沛老兄弟们自然是有所不满的,这来一个外人就比我们地位高。

    先前的是洛氏子就算了,地位低确实不合适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这个不过是个普通人,这直接一来比洛氏子的地位都高,我们不服!

    幸好刘邦在丰沛集团中的威望还是很足的,尤其是萧何和韩信交谈之后,同样开始安抚丰沛旧人,加上这毕竟是洛亦举荐的。

    于是丰沛旧人也就勉勉强强捏着鼻子认可了韩信,只不过空闲之余,萧何望着韩信总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。

    在韩信接手军队之后,他立刻开始着手调整军队,重新训练调度,并且为刘邦提出了“一月募兵,三月训练,一月而胜”的计划。

    虽然韩信先前说刘邦军中新兵太多很危险,但是到了他这里反而却继续增加新兵的数量,按照韩信的说法就是,“之前说新兵危险是因为,新兵最大的问题不是战斗力,而是纪律性。

    即便是之前服过兵役的,一旦进入新的军队组织后,依旧需要重新训练来恢复对纪律的服从。

    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大多数的将领都做不到,但是信可以,所以现在招纳新兵没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总而言之,韩信的意思就是说这种方法只有他能用,因为他擅长调教新兵,其他人用了就是找死。

    南阳盆地从数百年之前就是楚国的大粮仓,从乱世崩坏开始,这里就是陈胜进军的关键之一,在陈胜崩毁之后,其中一部分依旧控制在义军的手中,扶苏当然在这里封了王侯。

    刘邦进入南阳盆地之后经过几场不算是很艰难的战斗,取得了不少的胜利,南阳郡的郡治甚至都陷落,阵斩了一位秦朝的彻侯,从中得到了不少的粮草。

    韩信的目标就是在南阳之地和蒙恬对峙期间练兵,然后在南阳、洛阳、信阳这一片韩国和楚国的旧土上和蒙恬交战,彻底将蒙恬的这一支军队击溃,起码要让蒙恬率兵离开刘邦军身后。

    南阳盆地四面皆是大山,仅有几条通道进出,形胜之地是韩信这种统帅最喜欢的用兵场合,他指着堪舆图对众人说道。

    “蒙恬虽然是始皇帝时的名将,但是他常年在北方抵御匈奴,那里的环境和地形与中原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从他回到中原之后的几场交战之中能够看出,他还有些不太适应中原的战争,尤其是南阳这样即便是在天下之中也算是环境复杂之所,这是蒙恬不为人所注意的弱点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蒙恬统率着长城兵团向着南阳而来,长城兵团的精锐一半在章邯手下,配合着诸王侯在中原大战。

    蒙恬走河南之地,先胜后败,然后陡然之间发现了刘邦这么一支绕道南阳的反贼,这让蒙恬有些恼怒。

    之前扶苏大封王侯,将他封为临淄王,章邯为邯郸王时,他还在封赏的第一列,还隐隐压章邯一头。

    但是之后章邯直接大破赵楚联军,楚贼项梁重伤而死,立下大功,就差一步就能封赵王了。

    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进展,甚至先前还在楚军的手中大败了一场,这让他无法接受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遥遥无期的齐王王位,关键是蒙氏的声名,大秦第一将门,位在王氏之上,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。

    章邯奉皇帝的命令在中原统帅王侯和整个帝国的军队,蒙恬本来准备配合章邯夹击叛贼,但是刘邦的出现让他惊醒。

    万一这支军队破入关中那就全完了,于是赶紧率领着军队前来追剿刘邦。

    韩信纵观进入南阳的各条通道,最终选定了信阳作为初步埋伏的地点。

    这条通道在历史上非常有名,昔年庆忌和孙武这对君臣就是从这里突入楚国郢都。

    那场战争使吴国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时期,最终经过洛国参与的合议,和楚国以大别山平分诸夏南方的土地。

    蒙恬率领着大军前来,这里是最快最宽的通道,韩信就是要行常人所不行,想常人所不想。

    虽然韩信正面指挥大兵团同样无敌,但是能用计他还是喜欢用计。

    韩信大量招募新兵的优势很快就显示了出来,极具膨胀的军队人数,使得韩信有足够的人数,来布置两三重埋伏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刘邦麾下真可以算是能人辈出,刘邦沛县旧人之中,有不少人都能带上万兵。

    要知道在没有大量实践的情况下,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天赋异禀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经过战争的磨砺,最终带个几万兵,成为一支偏军统帅是没有问题的。

    总之韩信大喜过望,有这些能领一支偏师的将军在,他调度起来就更是简单。

    樊哙等人之前还对韩信不满,但是韩信这些时日练兵就狠狠震撼了他们一把,等到这次要和蒙恬作战,精妙绝伦的计划一经推出,这些人就心中服气了。

    周勃、樊哙等人饮酒的时候,萧何就感慨道:“沛公是多么的英明啊,他所器重的人难道会有无能的吗?

    我们因为自己的出身沛县,和沛公的关系亲近,于是就认为其他人都不如我们,这是不利于沛公大业的,应当改正。”

    于是众人一同前往韩信的营中拜见,韩信对这些实际上无所谓,他要的就是这些人战场之上听话。

    若是谁敢违抗军令,导致出现战败,那即便是刘邦的面子他也不会给,定然要按照军法处置。

    不过在洛采的指点下,韩信还是和这些人好好的寒暄了一下,互相之间表示绝对要精诚合作,共同铸造大业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信拜将,欲持军与秦将蒙恬战于南阳。

    诸将恃旧,故轻信,曰:“吾沛公乡徒,顾不及市徒耶?”

    安阳曰:“众将轻之,尔为之奈何?”

    信曰:“燕雀安知鲲鹏振翅之高?且待后事。”

    及信以计示众,诸将惊诧,皆愧然,服之。

    信乃持刃命将,无不从者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世家》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“沈兄!”

    “嗯!”

    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    但不管是谁。

    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    对此。

    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    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    可以说。

    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    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    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    镇魔司很大。

    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    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    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    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    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    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    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    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    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    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    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    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进入阁楼。

    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    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    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