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最稳定呢?
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人知道。
但实践证明,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比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要稳定的多,王朝末年通常会是一种极端的金字塔型,于是极致的毁灭就在这其中酝酿,继而摧毁一切,推倒一切,灭绝一切。
重头再来,周而复始。
屋中众人都缓缓地翻看着手中的资料,有人脸上露出笑容,有人紧紧地皱着眉头,有人显得比较担忧,还有人眼中杀机凛凛,仿佛下一刻就要刀剑出鞘去杀人一般。
“士人对家族表面上来看敬仰有加,但实际上却开始抱团家族化了。”
一个老人带着丝丝的担忧沉声说道:“这些家族在突破家族立下的学术壁垒,掌握次级的释经权。
昔年兄长公子景在文皇帝朝时,就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隐约迹象,孝武皇帝时军功勋贵大兴,这些人表面上不显,但实际上已经发展的很强了。”
屋中一片沉默。
在邦周时,有一句话叫做,天下英才一石,洛氏学宫独占八斗,天下英才出洛氏,没有半分虚言。
但是到了大汉朝,天下一统了,洛陵就知道这样不行,所以在大汉想要建立太上学宫的时候,洛氏积极支持太学的建立,因为天下需要这么一所汇聚英才的学宫,同时也是为了兜售洛氏需要的政治学说,比如孟儒的再次兴盛。
但是这世上,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,太上学宫的建立,就一定会影响洛氏学宫的地位。
但之前的影响还有限,毕竟洛氏学宫才是证道成圣所在,太上学宫更像是为了做官而镀金的地方。
但是经学典籍和家族融合在一起,进而逐渐形成类似于洛氏的学阀家族,这是洛氏之前没想到的发展方向。
这种趋势在孝文皇帝时,由洛景第一次发现,这么多年下来,洛氏也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。
因为你不可能阻止父母将知识传播给子女,洛氏自己都在族中传播族学,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才涌现。
昭城的逐渐封闭,导致这种倾向愈加明显。
想要改变这种局面,昭城的洛氏学宫就要重开,直接击垮朝廷的官方太学,重新吸引天下的学子,让太学变成一个纯粹的刷政治身份的地方。
“但这些经学家族是家族的支持者,对待家族很恭谨,对待天下也有利,这些经学家族的人是有才华的,在治国理政上是超越了那些列侯的。
而且这些人大多因为才能出众和品德高尚才被世人敬仰,虽然我们知道明白,这些东西迟早会失去,但不能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事情,就现在杀死自己的基本盘,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。”
任何新兴的阶层,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,都是充满了活力和正义的,至少是相对于旧世界的正义,经学家族同样如此,他们的崛起大多数是由一個在经学之上极其具有天赋,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名噪一时的高士,折服无数的士子,然后经过一系列体现品德的宣传,继而收徒,做官,传承。
这种通过努力学习和保证品德良好的崛起方式,至少要比纯粹依靠血统而显赫的贵族好得多。
出身百家的经学家族对洛氏的尊敬是一种习惯,洛氏不可能去打击支持自己的。洛盛闻言皱眉道:“但是豪强出身的经学家族堕落的太快了!”
经学家族的出身是非常驳杂的,有诸子百家的高士直接建立,最多的就是注重家族传统的儒家,比如说盘踞在齐地的孔子的孔氏,孟子的孟氏,盘踞在颍川郡的荀子后裔,有边缘失国的列侯和诸侯王,这些人封国日趋减少,又找不到立功的机会,于是转型。
但数量最多,问题最大的就是各地豪强,这群人是洛氏眼中的大害,豪强的堕落速度之快,远超想象。
“豪强是对家族敌意最大的,同时是力量最强的阶层,最重要的是无法消灭,家族是否要陷入和豪强的战争之中,不断消耗,这需要家族集体的决断。”
洛盛这番话一出,屋中众人都开始思虑,单纯的实力强其实都还好,关键豪强就像是韭菜,割了一茬还有一茬。
只要还有统治,豪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,不要说什么国家行政能力足够,皇权可以下乡就能够避免这种情况。
天真!
但凡了解学习过组织构建和组织运行知识的都不会这么想,最上层的统治者又不是弱智,以皇帝对权力的贪婪,怎么可能拱手让出县乡之下的权力呢?
每一个皇帝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增强自己的权力,不那么做是因为做不到,管不过来,权力没有真空,于是豪强出现。
豪强只要出现,就一定会本能的开始吞噬周围开始壮大自己,壮大自己的过程中,所谓马无夜草不肥,人无横财不富,任何一个家族的壮大都不干净。
即便是洛氏的壮大,站在更高层来看,那也是无数奴隶的血泪,这没什么值得遮掩的。
壮大自身是为了抵御风险。风险是谁带来的?
皇帝,政敌,本地的其他豪强,反抗的百姓。在这个世界,还有洛氏。八壹中文網
洛氏伴随着诸夏的崛起而崛起,在一千多年前就利用夏夷之分,完成了彻底的积累,无数年下来,彻底的收起了獠牙,成为了道德的标杆。
但是这些新建立的家族,却没有这样的福气,尤其是大多数的豪强,没有外族让他们压榨,他们想要崛起就只能压榨大汉的百姓,但这是洛氏所不允许的。
洛氏在邦周那个落后到极点的时代,都不曾压榨周人!
这是洛氏能够坦然面对一切的底气所在,断人财路,杀人父母,洛氏成为眼中钉肉中刺,是很正常的。
一切的一切最后都会落在豪强身上,现在的小豪强,以后的大豪强,列侯、诸侯王、皇帝,都是豪强。
屋中的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些,莫名的神情出现在所有人脸上。“不能妥协!”
一个洛氏女轻声说道,她的面容很是柔美,看上去大约而立之年,身段却依旧窈窕,举手抬足之间充满了知性的美感,她的话语听上去却充满了坚定。
“不能妥协!”
又是一个洛氏子沉声道,“虫豸就是虫豸,家族无所畏惧。”
洛无疾躺在床榻上,带着笑意问道:“现在是豪强,以后或许是列侯、诸王乃至于皇帝,不愿意妥协吗?”
伴随着洛无疾的话,众人仿佛见到了独夫当世,但是天下的豪强却都支持他,无数百姓生活在血泪之中。
“不愿意!”
众人望着洛无疾,齐声道。
“世人不会理解我们,在主持正义的尽头,是孤独、憎恨、不解,不后悔吗?”
寒冷的气息拂过,众人仿佛见到了这世上所有人的不理解,不明白洛氏为什么要这么做,那一定会很孤独。
“不后悔!”
众人的声音有些高昂起来。
“族人会死去。”
洛无疾没有说嫡系会死亡,而是说了普通的族人。
这下众人沉默了,还是先前的那名洛氏女低声道:“素王将会赐予他们永生,如果不能,我会死去。”
“善!”
洛无疾拍掌大笑,于是屋中的气氛就热烈起来。
“伟大至高的素王啊,你会为子孙后裔的选择而自豪吗?”洛无疾望着九天之上的虚空,忍不住想到。
然后悠悠扬扬的声音传来,姬昭的声音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脑海,这是他第一次在整个家族所有嫡系的脑海之中显圣。
“去做吧,做你们想做的。”
屋中所有人都跪伏下去,所有人都激动的发抖。
虚无天界之中,姬昭望着自己的子孙,再次忍不住赞叹起来,他这么一个俗人,竟然有这么一群子孙,有时望着这群人纯洁的灵魂,高尚的品德,他都感觉自己真不配站在家族的尽头。
这不是力量上的差距,而是思想上的区别。
姬昭所能够做的,大概就是研究研究怎么能多获得一些气运点,怎么能够多得到一些道具,他的这群子孙啊,想在那个污秽的世界之中生存,实在是过于艰难了,他这个老祖宗要好好的为这群孩子保驾护航。
世界越往前发展,这个世界的限制就会越大,这不是故意针对洛氏,但是因为洛氏独法,所以洛氏是唯一受到影响的。
姬昭明白除非自己成神,以己心代天心,否则是改变不了这种趋势的,但是限制之下有限制之下的生存之道。
姬昭已经决定挑时间将天阶神器天书之中的天命紫气剥离出来了,希望能够为家族打造几件比较有用的神器。
毕竟现在的地阶神器都过于辅助性了,而且一个个都是吃气运点的大户,这有些不好。
柏拉图所写的《理想国》是一部恢宏的巨作,在过去无数年,这部书被认为是一种幻想的呓语,但直到东方帝国出现,无数年的历史证明,哲人王的确可以建立理想国度,这是世界的幸运。——《全球通史·古代中国文明·序》
“沈兄!”
“嗯!”
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但不管是谁。
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对此。
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可以说。
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镇魔司很大。
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进入阁楼。
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